东南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学子在第十八届“挑战杯”竞赛中喜获佳绩

发布人:陈明发布时间:2023-11-01动态浏览次数:61





10月27日至31日,由共青团中央、中国科协、教育部、中国社科院、全国学联和贵州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,贵州大学承办的第十八届“挑战杯”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(以下简称为第十八届“挑战杯”竞赛)各项赛事圆满落幕。东南大学以总分全国第二、主赛道总分全国第一、主赛道特等奖数量全国第一,刷新学校历史最高分,捧获本届赛事“优胜杯”其中,网络空间安全学院学生团队在本届“挑战杯”全国系列赛事中获得1项主赛道一等奖,1项“黑科技”专项赛“行星级”作品(二等奖)。




项目名称:面向模型攻击容忍的网络全流量安全态势感知平台

指导教师:程光、袁亚丽

团队成员:黄哲、朱鸿宇、梁思初、何家骏、胡文韬、邵博然、周科澄、薛张弛

项目简介:网络全流量安全态势感知系统的研究对于提供科学、准确的信息支持以及降低网络安全风险和损失具有极大意义。该项目作品集感知、防御和评估三个功能模块一体化,随环境变化自适应调整,形成闭环反馈。本作品可以及时高效识别网络威胁、细粒度分析零日漏洞风险、保障高预警可信度和鲁棒性。该项目作品具备高性能、多功能的优势,可以自适应感知网络安全态势,实现安全性和实用性的兼顾,有效提升企业产品的竞争力并拓展产品的应用场景,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。可推广于物联网、企业网、通信网等需要终端设备安全的领域,具有广阔的发展潜力。


 


项目名称:面向无人机集群的安全量子密钥分发系统

指导教师:陈立全、宋宇波、江英华

团队成员:朱雅晴,胡致远,赵泽瑞,宋雨帆,郭雅琪,徐泽宇,卢雨晗,余宏涛,张献匀,薛张驰

项目简介:该项目是解决量子密钥分发的“最后一公里”问题是当前研究的重点课题。该项目使用基于PUF的轻量级可信认证方案,解决了无线网络中终端设备身份认证困难的问题;使用量子中继技术实现远距离的量子密钥分发,并使用无人机中继技术拓宽了边缘侧密钥分发范围;将PUF与无线信道密钥相结合,保证设备硬件指纹信息不被泄露,在身份认证过程中实现抗量子攻击,实现了量子密钥分发的全过程安全。该项目在战场通信、勘探勘测和灾害救援的场景下有极大的应用前景。另外,本项目具有很强的创新性,能够提供良好的安全保障,成为新一轮物联网安全发展的助推器。


 


据悉,“挑战杯”自1989年起每两年举办一届,已经连续举办18届,被誉为当代大学生科技创新的“奥林匹克盛会”,是国内规模最大、规格最高、影响范围最广、竞争最为激烈的综合性学生科技创新赛事。

本届“挑战杯”竞赛备赛过程中,学院高度重视,践行学校竞赛育人理念,充分挖掘学院师生科研项目,积极组建学生参赛团队,开展项目技术研究。在学院导师的耐心指导和参赛学生的努力付出下,项目科研取得一定进展。在校团委的指导和支持之下,通过模拟评审、集中辅导、答辩展示等系列环节,学生团队快速成长,并最终取得可喜成绩。